首页>走进高坪 > 高坪文化

从丝绸之乡到中国绸都

时间: 2022-04-28 10:28

“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这是对“丝绸之乡”南充的形象写照,南充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改革开放30,南充丝绸经历了鼎盛和连续5届丝绸节的辉煌时期后,骤然转入低谷,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模式到市场经济模式的痛苦转型阶段和逐步恢复阶段,最终捧回了“中国绸都”的金字招牌。

传统丝企向现代企业转变

杨德林老人精神矍铄,说起在六合丝厂的工作经历,他打开了话匣子。

1946年,14岁的杨德林进入六合丝厂,他对缫丝印象特别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工缫丝机24个座位一字排开,每个座位前有一口缫丝锅,一个特制的索绪帚。缫丝前先把茧子倒进一口大锅煮瘪,再装入缫丝工的缫丝锅里,然后缫丝工把索绪帚放在锅里搅动,茧子头粘在索绪帚上,把丝理清后放在送茧盒里传送走。

“那时候工作环境极差,车间湿气重、温度高,夏天甚至超过40℃,又湿又闷。车间没装风扇,只有屋顶的排气扇,缫丝工一天劳动8小时,身体差的甚至晕倒。长年累月呆在高温闷湿的缫丝车间,风湿病成了缫丝工的职业病。缫丝工往往不到40岁就得轮岗或者提前退休。”杨德林说。

到了1978 年,缫丝进入半自动状态,机器索绪代替了人工索绪,工人不用整天坐在机器前。煮好的茧子倒进缫丝 锅 ,机器索绪杆往前一推,就能 把 丝理清。车间添了通风设备,长长的 缫 丝机一端一个大风扇,呼呼地吹,透气性大为改观,温度也下降了不少。

20 世纪90年代,自动缫丝机多了,以前一台半自动机器要两个人开,现在一个人能开两台自动缫丝机。整个厂房无论是在通风还是降温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改进,缫丝工艺和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织造方面,市丝纺企业以前使用的是有梭织机,采用传统梭子(木梭或塑料梭)引纬,梭子地体积大、分量重,机器振动大、噪音高、车速慢、效率低。而现在我市丝纺企业新引进的无梭剑杆织机用刚性或挠性的剑杆头,对于增加织物品种、调整织物结构、减少织物疵点、提高织物质量、降低噪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2007年,六合集团投资1680万元,新引进了60台剑杆织机,不仅生产多种丝绸服饰面料,而且生产效率是过去的10多倍。2007年1至11月,企业出口创汇1294万美元,增长200%。

同年,四川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斥资320多万元,从意大利引进4台可生产80公分以上大花卉的剑杆织机,生产出特宽幅高精密大提花绸缎面料59万米,比2006年新增出口创汇900万美元。

目前,全市丝绸企业剑杆织机拥有量在全省和西南片区处于领先地位。

先锋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

30多年来,改变的不只是缫丝和制造等技术,传统的种桑养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南部县碾垭乡的“先锋模式”便是 典 型之一。

“先锋模式”创建者罗先锋告诉笔者,由于传统蚕桑生产苦、脏、累,而且经济效益低,多数年轻人不愿学种桑养蚕技术,蚕桑生产后继乏人。同时传统的养蚕设备落后,口袋房、人蚕混养突出,严重影响单产、质量、效益的提高。单个分散的养蚕户在技术改进和抵御市场风险、议价等方面能力也很弱小。1983年,罗先锋开始承包村里的37亩土地,栽桑养蚕;1998,又承包改造乡里橘园65 亩;到 2000 年,他家优良桑园面积达102 亩,年养蚕400 张 ,收入突破 20万元。

2002年初,罗先锋带头成立了南部县先锋蚕业生产合作社,后更名为南部县先锋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7年的发展,蚕业社成为以碾垭乡为中心,覆盖五灵、建兴和升钟水库淹没区等16个乡镇、86个村、576个社、3.5万余户、年养蚕48500张、产茧194万公斤(直接营销25万公斤 间接营销169万公斤)、销售收入3492 万元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股份合作制是先锋模式的特色之一,先锋蚕业社采取“以桑入社、产权不变,分户管桑、集中养蚕,按股分红、社员务工”的办法,与楠木、寒坡等乡镇的7个村、1500多农户签订了《股份合作协议》;同时,与寒坡、楠木等5个乡镇的1万多户蚕农签订了《栽桑养蚕技术承包合同》,对其生产的蚕茧由蚕业社实行组合售茧、试 缫 计价。蚕业社蚕农养蚕技术明显提高,分户饲养张均单产都在35公斤以上,高出全县平均单产15公斤以上。

由于蚕业社农户生产的蚕茧销售质价差异很大,收购企业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先锋蚕业社于2004开始联合营销制,统一把会员的蚕茧组织起来,共同对外实行契约销售的办法,全程为会员服务,蚕业社成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公司+基地+农户”是另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给南充嘉兴丝绸公司带来稳定优质蚕茧原料的同时,也给蚕农带去了好处。

过去很多丝绸企业都不愿主动承担风险,往往将市场风险 直 接 转嫁到蚕农身上。南充嘉兴丝绸公司采取“订单式农业, 保护 价收购”,通过兴建蚕桑基地,签订蚕茧收购订单,加快小蚕 共 育室建设、大力推广方格簇育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蚕农养蚕的比较效应。企业与广大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充分调动了蚕农提高养蚕质量的动力,蚕茧质量得到保证,蚕农利益得到保护,实现了蚕农企业互利共赢。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带动下,蚕农实现了从过去单一的桑树种植到现在的综合种植,综合开发。过去用来当柴火的桑枝,如今却成了培育食用菌的原料;养蚕形成的蚕沙,投入沼气池变废为宝;过去荒芜的桑间地,如今种上了折耳根和花生;蚕桑综合开发的蚕丝被、桑叶枕、桑葚酒,成了市场的畅销商品。嘉陵区文峰镇跳出就蚕桑发展蚕桑的传统思路,走蚕桑循环经济路子,蚕农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来自蚕桑综合开发。

统购统销到大型丝绸节

30多年来,南充丝绸产品的营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组织策划“中国绸都”创建工作的原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告诉笔者,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充丝绸企业产品以电力纺、洋纺和生丝为主,基本由省公司代理出口,上面下达多少任务,各丝绸公司按时完成就可以了。“那时候丝绸很贵,一般人家买不起,也很少面向市民销售。”

1990年8月25日,南充首届丝绸节拉开帷幕。“当时的指导思想是以节提高南充的知名度,宣传南充丝绸的同时,促进商贸流通。”李伟那时是原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政治部主任,曾参加过几届丝绸节筹办。

对于首次丝绸节的盛况,李伟记忆犹新:当时,文化路形成了一条商业街,街道两边全是展棚,南充地区各地的土特产本地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连十几天这条路人山人海,走都走不通。南充首届丝绸节邀请的外地客商近6000 人,主要来自江浙、上海、香港。丝绸节期间,全地区丝绸行业成交15亿多元,时装模特儿表演引起了轰动效应。以后,丝绸节又连续举办了4届,为南充丝绸争得了巨大荣誉。

20世纪90代中,由于国际丝绸市场的变化和国企生产方式的陈旧,南充丝绸行业普遍下滑,陷入低谷,后经破产改制才逐步走向恢复发展阶段。

2005年3月,南充获得“中国绸都”称号,这是中国西部获得的唯一一个“中国绸都”称号。

30多年来,我市丝绸商品直接出口到了39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我市丝绸行业大力发展织绸、服装、床上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出口产品从过去的以生丝、绸缎出口为主,逐步发展成为以服装、面料、床上用品、领带、丝毯等多个品种并存的局面。

30多年来,我市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制,使我市茧丝绸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多元所有的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已占丝绸企业的 90%以上,市场机制在茧丝绸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中小型丝绸企业异军突起,企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局面。产销已经走出低谷,全面实现恢复性增长,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